在井冈山,如果游客问当地人“井冈山有没有猴子”,人们都会自豪的说“井冈山当然有猴子”。但如果你问他是啥猴子,见过没有,相信其结果会令游客失望的。 那是因为,生活在井冈山的野生猴——藏酋猴,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数量稀少,且久居野外养成怕见生人的习性加上井冈山山高林密,因此能“一睹芳容”的人极少。藏酋猴体形较为粗大,雄兽的体长为58—71厘米,体重10—20千克;雌兽的体长为51—65厘米,体重6—12千克。它有一对大的犬齿,雄兽的脸部为肉色,眼围为白色;雌兽的脸部带有红色,眼围为粉红色。它全身披着疏而长的毛发,背部色泽较深,腹部颜色较浅,头顶常有旋状项毛。其颜面随年龄不同而异色,性成熟时呈鲜红色,进入老年时变为紫色、肉色和黑色。雄猴头部呈深棕色,背为棕褐色,腹面及四胶内侧呈淡黄色,四肢外侧及手、脚的背面呈棕色。雌猴的毛色浅于雄猴,幼体毛色为浅褐。藏酋猴尾则短,不超过10厘米。
“藏酋猴”这一中文名字最早出现于1922年出版的《动物学大辞典》,是因为它的拉丁学名中用了一个“西藏”的地名,但事实上,藏酋猴并不产于西藏,所以有的学者根据它的2个主要特点,认为应该叫做“毛面短尾猴”,因为它头顶上的长毛从中央向两侧披散开,而且在面颊上和下巴上都生有浓密的须毛,就象络腮胡须一般,是其独有的特征;另外它的尾巴比猕猴的要短得多,呈残结状,但覆毛良好,上侧的毛色比下侧色深,长度仅长的十分之一。栖息地海拔高度为1500—2500米。常活动于深山的阔时林、针阔时混交林或稀树多岩的地方。喜群栖,由10几只或20—30只组成,大群可达百余只。每群有2或3只成年雄猴为首领,遇敌时首领在队尾护卫。它们喜在地面活动,在崖壁缝隙、陡崖或大树上过夜。以多种植物的叶、芽、果、枝及竹笋为食,兼食昆虫、蛙、鸟卵等动物性食物,分布的垂直海拔区间在400—1900米以上。
近年来,由于人类的盲目开垦导致阔叶林区遭到破坏,使藏酋猴生存区域日渐狭窄。目前,藏酋猴仅在武夷山、猫儿山、唐家河等自然保护区保有一定数量。这次在井冈山市自然保护区内的核心地区发现3—4只藏酋猴,它们在次原始森林中嬉戏打闹,我有幸拍到了藏酋猴在野外状态下的真实照片,因此极为难得,现发几张与大家分享。
第1页 共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