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眼观“廉”

廉政教育随想

  发布时间:2012-10-31 09:51:34


    【从“济公”到杨善洲】

    于“和谐苑”(注:和谐苑,系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在井冈山设立的廉政教育基地)参观时,讲解员说起杨善洲书记。杨善洲系原云南省保安市地委书记,退休后,在家乡义务植树22年,造林5.6万亩,价值人民币3亿元,而后全部上交国家,没有半分留作私产。不仅如此,他还主动放弃了组织上提供的生活“便利”,退休工资亦大都用于造林及接济贫困村民。逝世时,家无余财。“绢帕蘑菇与线香,本资民用反为殃。两袖清风朝天去,免得闾阎话短长。”杨公,真清廉!

    观杨书记生平,我联想到中国历史上一位被神话的人物——李修缘。他是宋朝年间的僧人,法号“道济”。其才华横溢,精通医理,常向穷苦大众赠医施药,帮助百姓解决生活困难,颇受爱戴。其人不修幅,举止夸张,被抵毁者称作“济癫”。后世人感其仁义、无私,恭称他为“济公”。历史上,他确是客观存在过,而现今的人们听闻“济公”二字首先想到的,却是些关于疯和尚的神话故事。有学者认为,系因当时社会环境恶劣,突然冒出这么一号人物,自会感觉不真实,所以百姓认为他是神明,当权者认为他是疯子。

两者相较,我认为李修缘的人生就是场悲剧。他身怀大才,却不为官府所用;心怀天下,却无技可以施展;爱惜百姓,百姓固然敬他,却不敢当他是一个正常的人。虽然那些荒诞不经的神话能够给人以欢笑,但欢笑的背后,着实令人叹息。

而我们在感激杨书记伟大行为的同时,社会也在回馈,无论百姓还是政府,都认可了杨书记,树其为榜样供世人瞻仰、学习,给了他最高的荣誉和褒奖,为官如此,夫复何求?换言之,是社会制度和环境给了杨书记这样的清官一个机会,使他们能够充分施展才华、实现抱负,再也不必被人奉作神明、视为异类。

   【从廉政到文化】

    网络硬要将“参观学习”说是“旅游玩赏”的代名词,虽打心底不赞同,我却不作任何反驳,因为在井冈山这块地方,此种说法不靠谱。

为解决婚后两地分居的尴尬状况,妻决定放弃老家的工作随我赴井。经我单位领导推荐,妻在井冈山市委党校谋了个讲解员的差使,主要工作是给来山参观学习的领导干部讲述革命斗争史。有次,她领着学员团队准备进入小井红军医院旧址讲解,忽见前方一老者扑向烈士墓碑,长跪不起痛哭流涕,几个年青小伙子都拉不住。妻见状也上前安慰,得悉其人系老革命,早年曾参军南征北战,听解说员讲述红军医院死难烈士的事迹后情绪当场失控。而后,所有在场学员自发地上前扶起老前辈,一同在烈士墓前献花、默哀。没有讲解,没人拍照,连路边兜售纪念品的阿姨也安静地站着,没有任何的嘈杂。据妻说,有些学员的泪水竟将衣襟都打湿了。

   参观学习确实有“走过场”、“一阵风”的形式主义存在,我坚信它不是主流。在妻的学员队伍里,我真切地看到历史文化与现代情绪的碰撞与交流,迸发出强劲的力量。我相信这些学员心情会久久不能平静,他们会感叹如此接近那段历史。

   这使我联想到廉政与文化的关系。廉政,作为一种政治需求,治下的百姓尤其关注,因为它事关民生。对于廉政,我们给“制度”以最多的期望,实事上,我国的廉政制度确实朝着愈加健全的方向发展,但仅靠制度一已之力,仍是远远不够。法谚常说:“法律是最低的道德”。当某种行为到了群体都不能容忍的地步,约束该行为的道德即上升为法律,此时,人们的目光往往因为原始的报复心理而被具有直接性、强制性和僵硬性的法律制度所吸引,从而对制度倍加苛责,却忽视了能够根本解决问题的手段——道德(即自发的精神约束)。由这个原理来看,廉政需要制度,更需要精神文化,只要方式方法正确,精神文化对廉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第1页  共1页

 
 

 
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