奋战一线弘扬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市好法官肖如兵

  发布时间:2016-12-21 17:11:44



    井冈山法院网讯  在井冈山这片红色土地上,一代代优秀的中华儿女在此顽强拼搏、不懈奋斗,使井冈山成为革命的山、战斗的山、英雄的山、光荣的山。红色土地传承红色基因,井冈山市人民法院每一位干警身上便流淌着这样的红色基因,他们坚守法治梦想,不断开拓进取,永葆艰苦奋斗的本色,密切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,在中国法治建设的康庄大道上昂首前进。其中,便有这样一位代表,他就是井冈山市人民法院审监庭庭长—肖如兵。

  一、坚定执着追理想

  肖如兵,生于1966年10月,现任井冈山市人民法院审监庭庭长。19岁的他,怀揣着对法律的崇高信仰,进入了井冈山市人民法院工作。进法院后,从最基层做起,先在经济审判庭担任书记员,他刻苦、好学,冲劲十足,三年后即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。他说,在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的那一刻,他非常激动,因为那是他的梦想,同时心情很沉重,我想那是法官责任的份量。正是由于对法官职业的热爱和对法官职责的恪守,三十多来年,他一直坚守在井冈山市人民法院,冲刺在审判、执行一线,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法治斗士。

  2013年年底,肖如兵从民一庭调至审监庭工作,任审监庭庭长,并负责处理评查办、审判管理办公室的相关工作。由于审判管理工作相对比较枯燥,大部分法院干警都不愿意接手。对于工作岗位的调整,他没有丝毫怨言,坦然接受了领导的安排。两年多以来,在这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,他兢兢业业、无怨无悔,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,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。三十多来年,他先后在经济审判庭、执行局、茨坪法庭、民一庭、审监庭等部门工作。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,他都兢兢业业、勤勤恳恳。三十年多来,他一直坚守在法院,当问起为什么选择一直在法院工作时,他只是说“我就喜欢做这个”,我想,那就是他心中的法治梦想。由于工作成绩突出,在吉安全市法院开展的“八项十佳”评选活动中,其撰写的裁判文书被评为“优秀裁判文书”,并被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嘉奖。

  二、实事求是闯新路

  求知若渴用在他身上最合适不过了,三十多年来,他从未放松过学习,从书本上学,从实践中学。他不断更新自己的法律知识,每当有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出台,他总会第一时间去学,每当有新的业务手册,他总是最先阅读。作为一名老法官,他能保持如此强烈的学习欲望,让很多年轻法官自叹不如。正是因为三十多年的不断学习和积累,让他娴熟地掌握了办案技能,在办理具体案件时,如同庖丁解牛,游刃有余。

  在一起合伙协议纠纷案件中,原、被告双方是多年的好朋友,2011年两人合伙做一项工程,工程完工后,因利益分配问题反目成仇。在拿到这个案子后,肖如兵立即和原、被告双方取得了联系,双方的对抗情绪激烈,互不相让,他耐心地分别给双方做了多次工作,仍然未能缓解双方激烈的对抗。此时,案件的调解工作似乎已进入“山穷水尽”的地步了,最自然的选择就是直接判决。然而,肖如兵没有放弃,他深知,判决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,要想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,应当调解。他意识到春节快到了,对于这一传统节日,中国人都有在春节前把麻烦事解决掉安安心心过年的心理。正是抓住了这一心理,在征得双方同意后,他适当缩短了举证期限,选择在春节前几天开庭。刚开庭时,双方争得面红耳赤,差点打起来。作为中立的第三方,肖如兵始终保持冷静,没有被当事人牵着鼻子走,他仔细地分析了证据,提出当面为双方当事人计算工程的收益,双方同意了。通过计算,他发现原告的诉求与被告的诉求相差无几。在此基础上,他进一步给双方做心理工作,双方当事人当庭握手言和,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。

  在一起不当得利纠纷案件中,原、被告分别是同属一个镇的两个村民小组,因为林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款发生争执。承包经营转让的山场属原、被告共同所有,而转让款却全部落到了被告手里,由被告村小组负责人保管。原告多次与被告交涉,被告不肯返还原告应得的转让款。为此,双方多次到镇政府、市林业局、市政府上访。在接手这起案件后,肖如兵在第一时间便依原告的申请进行财产保全,去银行查询被告负责人的银行账户时,才发现账户空空如也,被告负责人早已将转让款转走了。案子一下子陷入僵局,原告更是心灰意冷。在得知可能赢了官司却输了钱时,原告方的村民情绪非常激动,冲突一触即发。在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之下,肖如兵显得非常镇定,他一边做好原告的安抚工作,告知他们应当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,不可轻举妄动;一边给被告施加压力,告知被告负责人其行为的严重性。被告负责人得知其行为可能涉嫌犯罪时,其嚣张气焰一下子熄灭了,当即和村小组其他几位负责人决定将承包款转回原来的账户。当承包款转回原来的银行账户时,肖如兵立即进行财产保全,冻结了该银行账户。这为案件后来的调解工作埋下了良好的伏笔。调解结案后,当原告拿到了转让款,镇政府的书记对肖如兵竖起大拇指时,他露出了会心的一笑。让可能引发流血冲突的双方平息纠纷,让村民们回到宁静、平和的乡村生活,这便是他孜孜追求的。

  负责评查办及审判管理办公室的工作后,肖如兵主持制定了《井冈山市人民法院审判执行案件质量评估实施办法》。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并狠抓落实,自接手以来,井冈山法院的案件质量评查工作焕然一新。每月月底,各业务庭将上一个月结案的案件移送评查办评查;评查办组织评查后,撰写案件质量评查通报;各业务庭对照通报,进行整改;评查办将各业务庭的整改情况在下一期通报中继续通报。两年多以来,通过不断重复这一流程,井冈山法院的案件质量稳步提高。在肖如兵同志的带领下,井冈山市人民法院审监庭被市政法委评为“十佳政法基层单位”。

  同事们都说,井冈山法院案件“质检员”这一岗位,非肖如兵莫属。为什么?因为他“爱较真”,因为他不怕得罪人,更因为他一丝不苟、实是求是的工作态度!很多庭室的负责人是他共事多年的同事,甚至是好友。曾经有很多庭室将案卷移送审监庭评查的时候都会悄悄地打招呼,说如果评查时发现了错误,先通知他们改,免得通报于全院。每当遇到这种情形,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拒绝,并反问:“移送评查之前为什么自己不多检查几次?”碰钉子的次数多了,后来就再也没有人提出通融的要求,他们知道,提了也白提。他并非不识人间烟火,只是他更明白所处的岗位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,只是因为他对工作的热爱胜过其他!

  无论是在审判、执行一线,还是从事审判管理工作,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,锐意进取。办案时,他坚持以事实根据、以法律为准绳,在正确认定案件事实、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的基础上,灵活变通,因案制宜,妥善化解纠纷。评查案件时,他有错必纠,铁面无私。他说,凡事对得住自己的心就好。

  三、艰苦奋斗攻难关

  在基层法院工作,时常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。常常听他提起当年执行的那些事儿,有一起执行案件,被执行人住在偏远的湖南农村,他和另一位同事先坐巴士,几经辗转,一路颠簸,晚上才到达被执行人所在区,只好找了个招待所住下。第二天一早准备去找被执行人,得知当时该区还没有通乡的车,这下犯愁了,招待所的老板见到他们为难的样子,便询问了缘由,说有自行车,但骑过去很远,估计要骑几乎个小时。他和同事想都没想,便一人借了一辆自行车,往被执行人家里奔去。路途遥远,而且全部都是石子路,一不小心,他和另一位同事的自行车相撞,两人纷纷摔倒在地,鲜血直往外流,裤子都摔破了。可贵的是,两人依然没有放弃,去商店买了胶带,把裤子破口处从里朝外粘上,继续上路,最终找到了被执行人,案子顺利结案。他总说,当年的条件苦啊,却同时露出一脸幸福的微笑。作为一名法官,他能吃苦,并以此为乐。

  井冈山市人民法院公车有限,出去办案需要用车,经常得排队。前不久,有一次他和书记员去送达,书记员提议让院里派个车去,被他严厉拒绝了。他说就在井冈山市新城区内,派什么车,还有那么多同事等着用车呢,便对书记员说,你有自行车,我去借个自行车,咱们骑自行车去。当他们将材料送达给当事人的时候,当事人诧异地说,法院也太环保了吧!回过头来看,可能正是当年骑自行车执行吃的苦,使他对自行车有一种独特的情感,那是他青春美好的回忆。他常说,现在法院的工作条件改善了很多,但当年艰苦奋斗的经历让他回味无穷,那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。因此,对于他来说,给离得近的当事人送达材料,骑自行车出去是常事。

  他生活非常俭朴,甚至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。有一年冬天,他外出办案因走了许久的路鞋子破了,回到办公室发现后,他便问同事知不知道哪里有补鞋的,同事们都说鞋子破成这样了还补什么,买一双得了。他只是笑着说,补一下还能穿。他收藏了一些“宝”,其中一个便是用了三十多年的印泥盒,外壳锈迹斑斑,盒子边缘几个缺口,非常难打开,每次打开盒子,里面的海绵仿佛就发出要退休的呐喊。庭里新来的同事不知情,见印泥实在丑陋,打算扔掉,刚好被肖如兵知道了,他快速抢回印泥盒,视若珍宝,将其放回了自己的办公桌抽屉内。也许,正因为那个印泥盒是他三十多年来行使审判权的见证,正因为他重视每次审判权的行使,因此在他心中无比珍贵。

  四、依靠群众求胜利

  他办事雷厉风行,接手案子后,总是想办法在最短的期间内办结。他说,当事人打一场官司不容易,耗时、耗力、耗财,早点平息纠纷,当事人便能早点回归正常的生产、生活。多年来,肖如兵一直心系群众,一心为民地工作着,为当事人办事殚精竭虑,想方设法地降低诉讼成本,减少当事人的开支。

  在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中,原告为生计所迫,从遥远的贵州来到井冈山一家砖厂(即被告处)务工,工作才两个月,便因工受伤了,还落下了九级伤残。砖厂并不正规,没有经过工商登记,原告只得起诉砖厂的老板,即案件的两个被告。案件几经周折,法院多次去被告家里送达,被告避而不见,被告同住家属也百般为难,另一个被告更是无法送达。为了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,使诉讼程序得以继续进行,只能通过公告的方式向被告送达应诉材料。这对于原来就经济困难的原告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,肖如兵决定尝试通过司法救助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,他搜集各方面有关司法救助的材料,了解司法救助的法律法规、政策及程序。原告大字不识一个,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,肖如兵便一笔一画地教当事人写《司法救助申请书》,短短的一百来个字,花费了他三个小时的时间。接着,他多次向相关院领导汇报此案,法院院领心系群众,他们始终坚持,不能让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打不起官司,便决定通过司法救助的方式解决该案的公告费,这在井冈山市人民法院还是第一例。在另外一起案件中,原告来自吉安市另外一个偏远的县,每次来法院都需要转好几次车,颇为周折。案子结案后,由于是简易程序审理,原告可以退一半诉讼费。因路途较远,当原告赶到法院时,已临近中午,很快就要下班了,而原告预交诉讼费的发票也没有带。为了帮原告顺利地领取诉讼退费,他立即跑到档案室把案卷借了出来,并耐心地指导原告填写诉讼退费申请表,并亲自找主管院领导签字,当天院领导刚好下乡,不在办公室。原告听到这个消息很着急,他也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。为了避免原告因领取诉讼退费而再次大费周折地跑到法院,他让原告在申请表上留下了银行账号等信息,等院领导回来后,亲自代原告办理诉讼退费手续。当原告收到银行转账时,特意打来电话一再表示感谢。

  这样的事不胜枚举,有些被同事们看到、得知了,更多的时候只是他默默地在做,连他自己都没有觉察到。他所做的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,相反,很平凡。在审判工作中,他纯朴、善良,总是耐心地听取当事人的倾诉,充分了解当事人的难处,语言如春风化雨般温暖人心。在评查工作中,他铁面无私,对于任何企图违背原则的行为,他断然拒绝,让心存侥幸的人悻悻而归。在法院工作的三十多年里,不论作为审判执行工作的一线法官,还是作为审判管理之路的跋涉者,他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努力,克服比他人更多的困难,勤勉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,超越了平凡的自我,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新时代的正气之歌。

  像肖如兵这样的法官,井冈山市人民法院还有很多,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,来法院之前有着不同的经历,相同的是他们的骨子里有着相同的红色基因。正是有一个个像他这样的优秀法官的存在,井冈山市人民法院公正司法才得以保证,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披荆斩棘!正是有一个个像他这样的优秀法官的存在,井冈山市人民法院才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阔步前进! 

责任编辑:井法宣    

 
 

 

关闭窗口